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岗位职责 全力抓好全市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经市政府领导决定,召开全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事关学生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2016〕32号《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17〕35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全市各级职能部门、各相关单位按照文件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了我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学校安全管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部门职责明确
从市政府层面,成立了“两个学校安全领导机构”。一是成立了“凤城市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凤政发〔2017〕71号),以分管教育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局、市交通局和市综合执法局等单位分管领导以及消防大队参谋、各乡镇(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为成员,建立了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该文件已下发到了各单位,有的乡镇已经依据该文件成立了乡镇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凤城市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委员会”(凤政发〔2017〕39号),以分管教育副市长为主任,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局局长为副主任,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各乡镇(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以及各学校校长为成员,成立了全市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该文件也已下发到了各单位,请各单位要按照这“两个领导机构”明确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属地和行业管理职能。
从行业监管层面,为进一步强化岗位领导责任,有效履行行业监管职能,教育局根据局领导分工和科室职能,成立了以局长为主任,各副局长为副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凤城市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切实把“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教育教学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固化到了每名领导和每个科室负责人,同时各学校也成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营造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安全员” 的大管理氛围。
从综合监管层面,按照市政府安委会部署要求,全市学校安全管理网格化体系已经构成。网格化管理分为“两部分”,一是属地政府和行业专业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安全监管网络,把各乡镇职能站所列入学校安全管理行业专业监管,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二是教育系统内部安全网络化体系。对学校校长、副校长、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个岗位管理员,列出了“责任清单”,建立了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网络化体系。学校通过校务会研究通过、个人确认签字、教职工大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强化了学校管理责任。
二、学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层级履职到位
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出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调“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从根本上,把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把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岗位,建立岗位职责清单,各级分工清晰,责任明确,使各分管业务领导和科室切实做到了关注安全、思考安全,实现领导抓安全的良好态势。各部门和乡镇区依据文件精神建立了相应的安全领导委员会,对各分管领导、各科室分管业务中涉及到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各学校也对本校安全管理责任从领导责任、分管责任、具体责任三个层次进行了细化。从整体上看,各职能部门、教育局和学校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能够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三、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安全意识得到强化
教育局每年坚持对校长、分管安全副校长、安全办主任、校车驾驶员进行专题会议培训,通过解读法规政策,传达上级精神,讲评部署安全工作,全市安全意识得到逐步加强,安全风险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建立及时告知系统,利用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安全QQ群、微信群等平台,在重要时间、重点时段、季节变换、路况复杂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高发时间,及时采取下发安全预警,第一时间把各级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个岗位。学校通过落实“致家长一封信”,架起家校互助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采取主题班队会、知识竞赛、墙报、板报、音像制品、应急演练、文艺节目、安全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搞好常态化安全教育。市交警大队每年选一所学校,积极开展交通法规进校园活动,把交通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小节目演绎出来,让中小学生真正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强化安全保护意识,效果非常好。各学校法制副校长能深入学校,走进课堂,作报告、讲法规、搞活动,寓教于乐,将安全知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提高师生知险、避险能力,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四、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综合治理
学校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坚持每天门卫和班主任进行早检查、学校值班领导坚持随机巡查、校长每周组织抽查,每月组织一次隐患大排查,通报隐患、限时整改、跟踪问效。教育局安全科坚持每月巡查,重点时间和重点关注的学校,采取随时检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局各科室坚持安全首位意识,在检查业务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安全工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针对影响学校安全突出隐患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大检查整改力度,实现通力协作,综合治理,基本做到了部署工作研究安全,召开会议讲评安全,下乡检查关注安全,把学校安全放首位意识基本确立,主动抓学校安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有效维护了师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园平安有序,促进社会安全和谐稳定。大部分部门和乡镇区做的比较好,特别是交警大队,每学期都要和教育局对校车交通安全进行联合检查,市区学校上学、放学高峰时,市交警大队派出警力,有效维护学校门前交通安全。食药监和教育局保健所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也进行了联合检查。经调查,各乡镇和站所对学校安全工作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属地安全责任意识比较强,履职比较好。
五、下一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一)坚持常态例会,各级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要充分发挥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市政府力争每学期开学初专门召开一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针对学校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提出依法综合治理措施和办法。组织专门力量,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安全隐患联合排查和整治活动,充分形成合力、汇聚力量。
(二)坚持“党政同责”,领导班子抓学校安全管理的合力要逐步加强
各部门、各乡镇、各学校要坚持“党政同责”的原则要求,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动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切实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教育局行业监管责任、各部门专业管理责任、各乡镇区属地管理责任”,逐级实现领导班子抓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学校要明确安全是办学的底线,切实承担起校内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校园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总责,健全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加强校内日常安全管理,认真学习《凤城市中心小学安全指导手册》,按照教育局下发的凤城市学校“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和凤城市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九要点”,认真履行学校安全管理、教育、保护的职能,做到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管理有方。
(三)坚持“属地管理”,乡镇政府重点职能部门抓学校安全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各乡镇(区)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严格依据“国办发〔2017〕35号”文件明确的本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政府将依据“两个学校安全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对存在较大事故隐患的责任单位,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对安全事故频发的学校(地区),对负有相关责任的部门、乡镇区、各站所领导和责任人实行责任倒查,同时将学校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目前,还有部分乡镇领导抓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致使学校安全管理综合治理力度上不来。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将学校安全作为基础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与属地乡镇领导和相关职能站所沟通协调,属地乡镇领导和相关职能单位要按照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的总要求,依据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主动与学校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优势,细化职责清单,共商解决办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部门抓学校安全管理的能力。
(四)坚持“三个必须”的要求,将学校安全工作贯穿于行业业务工作中
《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条强调要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调各级要把安全放到首位,坚持把安全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当前部分单位和行业忽视安全,存在“见责任就推、见困难绕着走”的现象。各单位、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学校密切合作,将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风险隐患,纳入安全风险行业防控范畴,科学预防、系统应对,综合治理,做到不留死角。
同志们,学校安全是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部门、各乡镇、各学校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本着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狠抓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这个核心,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我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